焦裕祿精神,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
8月16日,,是焦裕祿的生日。如果他還沒有離開我們,,今年就是100歲了,。
位于蘭考縣焦裕祿干部學院正門前的焦桐廣場,每天都有絡(luò)繹不絕的人前來瞻仰焦裕祿親手栽下的“焦桐”,。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寫下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被鐫刻于巨石之上,。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全黨的榜樣,。”
歲月流逝,,精神永恒,。焦裕祿,這個永不褪色的名字,,在新時代依然直抵人心,、催人奮進,。
懷念——如同那棵挺拔筆直的焦桐,他永遠在人民心中
在父親該過100歲生日之際,,二女兒焦守云又來到了焦裕祿魂牽夢繞的蘭考——此前她從山東淄博,、遼寧撫順、江蘇宿遷,、河南洛陽等地一路走來,,追尋父親的生平足跡。
焦守云如今又來到父親親植的泡桐樹旁:“您走過的地方,,都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您牽腸掛肚的蘭考,已全面擺脫貧困,,走上了鄉(xiāng)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地處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的蘭考,,曾經(jīng)是個窮窩,。黃河在這里改道北流,留下一眼看不到頭的黃沙,。1962年冬天,,在風沙、內(nèi)澇,、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焦裕祿來到了蘭考。
到任第二天,,他就下鄉(xiāng)去了,。農(nóng)民的草屋、飼養(yǎng)棚,、田間地頭……一年多的時間里,,焦裕祿跑了全縣149個生產(chǎn)大隊中的120多個,走進了最貧苦的群眾中間,。
“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迸R上任前,焦裕祿這樣向組織立下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span>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只有1年多,,因病辭世已有58年,蘭考人卻依然念著他的好,,他的故事口口相傳,。如同那滿坡滿地的泡桐,他深深扎根在人民心里,。
斯人已逝,,焦桐長青。焦裕祿帶領(lǐng)蘭考人民在飛沙地,、老洼窩,、鹽堿灘種下的泡桐樹,已成為“綠色銀行”,,造福千家萬戶,。
每天一大早,80歲的老黨員魏善民都會騎著他的電動三輪車,,帶著掃帚,、簸箕,出現(xiàn)在焦桐樹下,。
“如果他還活著,,看見它現(xiàn)在仨人都合抱不過來,不知得多高興,?!蔽荷泼褫p輕撫摸挺拔筆直的樹干,然后慢慢彎腰俯首,,清掃地面,。
依稀仿佛,他又回到了漫天風沙里,。焦裕祿對他說:“小伙子,,咱倆一班,翻沙種樹,。”
“焦書記咋干,,俺就咋干,。俺們吃啥,他就吃啥,。有時候他拿樹苗我刨坑,,有時候我拿樹苗他刨坑?!苯乖5摦斈旰袜l(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在胡集大隊栽下了首批50畝泡桐林,。臨走前還留下糧票和錢,叮囑說“栽樹不護,,等于不栽”,。
有一棵小樹苗被扔在道邊,焦書記把它撿回來,,認認真真地栽下去:“別看它小,,樹干直,長大了也能擋風沙,?!?/span>
泡桐樹8到10年便可成材。每次鄉(xiāng)親們伐舊補新,,焦裕祿親手栽種的那棵樹都會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來,。
50多年過去,焦裕祿栽下的這棵泡桐已是參天大樹,、華蓋如云,,樹圍約5米,3個成年人伸開雙臂才能勉強合抱一圈,。
幾乎每個在焦桐下休憩的蘭考人,,都能講出一段焦裕祿的故事,勾勒出那個頂風冒沙,、蹚水排澇的身影,。當?shù)匾恍┥狭四昙o的人一提起焦裕祿,都會親切地稱他為“老焦”,;每年新麥收獲后,,總有農(nóng)民從家里帶來新蒸的白面饅頭,擺在焦裕祿墓前……
“啥時候也不能忘了,,這棵焦桐是咱蘭考人心上的樹,!”看護過焦桐的父親臨終時,曾經(jīng)這樣叮囑魏善民,。如今,,魏善民的三兒子已經(jīng)跟著父親上崗了。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的時間只有475天,,為什么蘭考人對他的懷念卻跨越半個多世紀而不減,?
焦裕祿的妻子徐俊雅曾經(jīng)回憶說,老焦病危躺在床上還在問縣里的工作,、問生產(chǎn)情況,,問張莊的沙丘封住了嗎?趙垛樓的莊稼淹了沒有,?秦寨鹽堿地上的麥子長得怎樣,?老韓陵地里的泡桐樹栽了多少……
焦守云這樣回憶她的父親:“他的眼睛里能看見百姓的苦,。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币粋€黨的干部,把熱血乃至生命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老百姓怎么會不銘記他,、感念他?
初心——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守的是人民的心
“整風的目的是為了洗臉擦黑,、改造思想、提高覺悟,、放下包袱,、積極工作、密切群眾聯(lián)系,,當人民的好干部,。”這份近日剛剛發(fā)現(xiàn)的珍貴手稿,,記錄的是1952年焦裕祿在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開展土改復(fù)查工作的心得,。
字里行間,讀得出焦裕祿對做好群眾工作的細致思考和真情實意,。
“他真的是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8歲的肖亮臣是當年蘭考泡桐實驗站的研究員,。1963年的夏天,正在除草的他突發(fā)瘧疾,,焦裕祿及時發(fā)現(xiàn)了他的病情,。作為縣委書記,焦裕祿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自己也深受肝病疼痛的困擾,,但他還是第一時間親自給肖亮臣送來了救命藥——奎寧。
肖亮臣一直珍藏著一個焦裕祿用過的舊挎包,?!澳巧厦嬗≈疄槿嗣穹?wù)’,就是他公仆情懷的最好寫照,。”
人們在焦裕祿的日記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以“三棵樹”比喻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品格——作為一個革命戰(zhàn)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地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盡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焦裕祿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讀懂焦裕祿精神,,就讀懂了中國共產(chǎn)黨,。焦裕祿日記本中提到的‘三棵樹’,正是對他一生最生動的寫照,?!焙幽鲜∩缈坡?lián)主席李庚香說。
誰惦記著老百姓,,老百姓就永遠念著他,。
每當回憶起60年前和焦書記的初見,耄耋之年的雷中江都會熱淚縱橫,。
北風怒號,,大雪紛飛。蘭考火車站里,,擠滿逃荒的災(zāi)民,,雷中江也在其中。焦書記走過來和他搭話,,握住了他的手,,一邊說著“沒有把工作做好,讓你們受苦了”,,一邊淚珠在他眼眶里打轉(zhuǎn),。
“那場面,一輩子難忘,!”雷中江哽咽了,,“焦書記穿得很樸素,沒官架子,就像親人,?!?/span>
這樣一個場面同樣令人難忘:焦裕祿迎著大風雪,走進一戶無兒無女的老人家,,老大爺臥病在床,,老大娘雙目失明。焦裕祿一進屋,,就問寒問饑,。
“你是誰?”“我是您的兒子,?!边@段樸素而真摯的對白,穿越時空,,叩擊著每一個聆聽它的心靈,,映照著共產(chǎn)黨人躬身為民的熾熱情懷。
在新時代脫貧攻堅戰(zhàn)中,,蘭考縣的115個扶貧工作隊奔向115個貧困村,。大雪漫天,孟寨鄉(xiāng)憨廟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翟世棟挨家挨戶走訪貧苦戶,,卻不知自己的母親出門買饃摔得骨折,;儀封鄉(xiāng)耿莊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趙大鵬滿懷歉疚,因為忙于工作陪兒子看電影的承諾始終沒兌現(xiàn)……數(shù)百個“第一書記”,、扶貧隊員們踔厲奮發(fā),,帶領(lǐng)村民們脫貧致富。
1963年的春天,,不滿周歲的張徐州得了重病,,是下鄉(xiāng)考察的焦裕祿救了他的命。后來,,為了銘記這段恩情,,他改名張繼焦。
2015年,,張繼焦到蘭考縣許河鄉(xiāng)趙樓村駐村扶貧,。兩年多時間里,他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修路修橋,、發(fā)展特色種植,,還自掏腰包資助貧困家庭。
“焦裕祿的精神始終在傳承,?!碧m考縣焦裕祿紀念園退休干部張繼焦說。當?shù)剜l(xiāng)親們至今還保留著他的信息聯(lián)絡(luò)卡,隔三岔五就會打電話,,希望他“?;丶铱纯础薄?/span>
面對困難不低頭,,面對艱險不繞彎,在脫貧攻堅中,,蘭考干部憑借“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改變了家鄉(xiāng)的面貌。2017年3月,,蘭考成為河南首個“摘帽”的貧困縣,。2021年,全縣生產(chǎn)總值比2014年將近翻一番,。
“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代代相傳。現(xiàn)任蘭考縣委書記李明俊說:“我們緬懷和紀念焦裕祿同志最好的方式,,就是實實在在學習踐行焦裕祿精神,,持續(xù)創(chuàng)造不負偉大時代、不負黨和人民的更好業(yè)績,?!?/span>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守的正是人民的心,。
奮斗——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每年都吸引著逾百萬國內(nèi)外訪客,。
“我是從小聽著焦裕祿的故事長大的,他的形象一直刻在心里,?!背弥钇冢瑏碜蚤_封的趙慧慧帶著剛上小學的兒子專程到蘭考緬懷焦裕祿,,同行的還有30多個家長和孩子,。“他不僅是縣委書記的榜樣,也是孩子們成長做人的好榜樣,?!?/span>
從破爛的自行車到生銹的鋤頭,從帶著窟窿的布鞋到打了42個補丁的被子,,很多今天的觀眾難以想象:焦裕祿是怎樣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拖著病弱的身軀,跑了蘭考縣120多個生產(chǎn)大隊的,?
那把舊藤椅右扶手下的大窟窿,,是他用鋼筆、茶杯蓋,、雞毛撣子等硬物,,生生頂出來的。他的肝時時作痛,,只能在工作的時候,,用這種方法壓著、忍著……
“這把藤椅的故事,,幾乎感動了所有見過它的人,。”從事講解工作近30年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副館長董亞娜說,,就是在這張?zhí)僖紊?,焦裕祿完成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綱,題目是《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歲月褪去了這張?zhí)僖蔚念伾瑓s洗不去人們對其主人的思念,;病魔奪走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生命,,卻磨不滅激蕩在他血液里的精神氣概。
松柏肅立,,柳絲低垂,。
墓碑照片上的焦裕祿依然年輕。他臨終時留下的話——“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依舊讓人熱淚盈眶,、心潮澎湃。
帶著這份感動,,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生王嚴和他的調(diào)研小組已在蘭考走訪了3天,,從鄉(xiāng)村老農(nóng)、基層干部那里尋訪焦裕祿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
“焦裕祿是一個偉大的人,,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榜樣,。”王嚴說,。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需要新?lián)敚嗣褚琅f呼喚焦裕祿,。
在經(jīng)濟建設(shè)的主戰(zhàn)場,、在脫貧攻堅的最基層,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前沿,,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新時代的共產(chǎn)黨人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開拓進取,,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彰顯了“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guān)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guān)頭豁得出來”的英雄本色,。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未改變,、歷久彌堅,。
“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從當年窮窩里爬出來的我,,更能體會到焦裕祿同志誓死也要改變蘭考面貌的那份情懷和擔當,。”52歲的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xiāng)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說,。
10多年來,,裴春亮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一同勞動致富,大家日子越過越紅火,,產(chǎn)業(yè)規(guī)模也不斷擴大,。“每當自己干活覺得辛苦的時候,,想起焦裕祿同志就不累了,,像焦裕祿那樣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充滿了力量,。”
曾任蘭考縣委副書記的魯獻啟在退休后發(fā)起成立河南省焦裕祿精神研究會,,編纂了《今天我們怎樣學習焦裕祿,?》等學習讀本,,迄今已有上千萬人次閱讀,引起熱烈反響,。
近10年來,,焦裕祿干部學院已累計承接各類培訓班次4300多個,培訓學員24萬余人,。
焦裕祿精神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
相關(guān)新聞
-
一季度全市農(nóng)業(yè)“成績單” 亮眼兩項指標增速居全區(qū)首位
[2025-04-22] -
固原市第二屆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作品)設(shè)計大賽終評 獲獎作品將擇優(yōu)轉(zhuǎn)化文旅商品,,7月亮相上海
[2025-04-22] -
我市強化就業(yè)幫扶技能培訓穩(wěn)崗促增收
全市已完成就業(yè)技能類培訓5245人,預(yù)計全年技術(shù)型勞務(wù)輸出規(guī)模7.2萬人以上[2025-04-22] -
市場監(jiān)管部門開展食用 農(nóng)產(chǎn)品“生鮮燈”專項整治
[2025-04-22] -
2025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chǎn)區(qū)半程馬拉松路跑雙季賽(花季賽)燃情開跑
[2025-04-20] -
投資近4000萬!固原12個老舊小區(qū)即將煥新,,864戶居民生活品質(zhì)“升級
[2025-04-20] -
我市舉辦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2025-04-20] -
我市精神文明建設(shè)專項工作機制 二〇二五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2025-04-19] -
寧夏固原原州區(qū)總工會助推農(nóng)民工變身產(chǎn)業(yè)工人
[2025-04-19] -
“春蕾計劃”青春期健康教育走進校園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