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里的團圓情
炸油餅、搓馓子、蒸酥肉、壓花肉……南秀琴雖已70多歲了,但大年三十一大早,她已開始精心準(zhǔn)備年夜飯了,從調(diào)面回面到入鍋煎炸,從選肉剁餡到加料出鍋,每一道都是手工烹制,色澤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為了這頓飯,南秀琴從小年就開始著手了,她知道,在外的兒女過年都要回來了,尤其是她疼愛的孫子孫女都要從外地趕回來。這頓年夜飯,吃的不僅是美食,更是團圓,是家的味道。
南秀琴家住原州區(qū)頭營鎮(zhèn)南屯村,村莊的年,是原汁原味的。
各家各戶大年三十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祭祖,然后貼窗花貼對聯(lián),門樓上掛上大大的紅燈籠,放一長串爆豆子般的鞭炮,年味于煙火中在村莊里彌漫開來。
下午,兒孫相繼進門,南秀琴的眼中多了溫暖和喜悅。遠(yuǎn)方的問候再多,也不及進入家門時那一份欣喜的目光;“有空就回來”說了太多次,不及這一次的握手傾談。
兒女放下大包小包,走進廚房和媽媽一起準(zhǔn)備年夜飯,于是廚房里便響起了最愉悅的聲響:笑談聲、炒菜剁肉聲……各種聲音匯聚成一種獨特的年味。
炸至酥香的油馃馃,掛上由糖、醋調(diào)制的酸甜濃汁,與彩椒和菠蘿塊一同呈上;掐著秒表出鍋的蒸魚,淋上蒸魚豉油,再澆一層薄薄的姜蔥熱油……村莊的年,最隆重的儀式是年夜飯。日落西山時,一家人整整齊齊,圍坐一桌。而這桌上的每道菜,幾乎都有寓意。
“吃雞起家、全家團圓”的豉油雞,“年年有余”的清蒸魚,“橫財就手”的豬蹄,“團團圓圓”的香菇……
“大兒子愛吃牛肉,我早早買來新鮮牛尾,用調(diào)料燜制,燉到軟爛脫骨,每一口都是濃郁的膠質(zhì)和醬香;蝦是孫子的心頭好,年夜飯里來一道油燜大蝦,先煎炸后燉煮,紅彤彤的顏色既喜慶又讓人食欲大開;小兒子中意軟糯的蒸排骨,這次我在腌制好的肋排下面墊一層嫩豆腐一起入鍋,肉汁加上滾燙的豆腐,估計能讓他多吃一大碗飯……”
南秀琴笑得燦爛。一桌豐盛可口的年夜飯,更是對兒孫滿滿的愛。
外孫女張亞楠已經(jīng)4年沒有回家過年了,對她而言,姥姥做的這桌家常菜,是最好的團圓飯。她在外一直惦記的是姥姥做的豉油雞,豉油雞不是煎,而是浸。燒紅鍋,放油和大塊姜,把雞煎香,澆上調(diào)好的豉油,文火慢煮,皮香肉嫩,汁濃味重。
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這就是家的味道,張亞楠感到非常滿足。
在辛苦奔忙的舊年里,親友們分頭奔赴山海,此刻相聚,滿心皆是歡喜。
看著圍坐在身邊的兒女及孫子輩們,看他們喜笑顏開吃美食,看他們談天說地互舉杯,南秀琴一會兒給這個夾菜,一會兒給那個添水,臉上是淺淺的笑,心里是深深的愛。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一頓年夜飯可以治愈一切。在南秀琴的心中,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歡聲笑語中,全家圍桌而坐,這才是年夜飯的真味。飯桌前的笑容,勝過天南地北所有的風(fēng)景。(記者:王 麗)
相關(guān)新聞
-
寧夏六盤山特產(chǎn)館開到15個省市
年銷售額超8000萬元[2025-07-03] -
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來了!固原避暑路線在列→
[2025-06-30] -
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主汛期
[2025-06-30] -
“8+8+N”機制跑出矛盾調(diào)解“加速度”
[2025-06-28] -
我市自主選育抗旱抗條銹豐產(chǎn)冬小麥品種通過審定 實現(xiàn)育種工作重大突破
[2025-06-24] -
市老年大學(xué)開展研學(xué)活動
[2025-06-21] -
廈門大學(xué)研究生支教團為480名隆德學(xué)子筑“夢巢”
[2025-06-21] -
首次記錄 寧夏中部發(fā)現(xiàn)蜥腳類恐龍大面積足跡群
[2025-06-20] -
為咱老百姓點個贊丨綠茵場上的追風(fēng)少年
[2025-06-20] -
別樣的人生丨王海娟的破繭人生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