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這位農民富不忘本,懷揣感恩心資助大學生,4年捐助金額近16萬元!
“爸,如果你退休了,我會把捐資助學的事接著干下去。”
4月25日,涇源縣新民鄉(xiāng)先進村村民禹光榮說,兒子的這句話,讓他覺得自己干的這件事是值得的。
禹光榮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幾畝薄田養(yǎng)活著一家四口。兩個兒子陸續(xù)長大上學后,生活越發(fā)捉襟見肘,他決定外出務工掙錢供兩個兒子讀書。
在陜西割過麥子、在內蒙古下過礦……1991年,禹光榮開始四處打工,期間,他曾想過學一門技術,可文化底子太薄。
大兒子考上大學那年,禹光榮人前高興人后愁:“好幾千元的學費從哪來?”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伸出援手,同時,銀川一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也給予了幫助。
禹光榮說,正是在這些好心人的幫助下,他的兩個兒子才能讀完大學,順利畢業(yè)。
年齡大了,禹光榮決定結束外出務工生涯。先進村是涇源縣中藥材種植重點村之一,他決定回村種植中藥材。2017年,禹光榮貸款46萬元成立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流轉了500畝土地種植刺嫩芽、無刺花椒、芍藥、連翹等從事野生中藥材種子馴化繁育。
禹光榮在野生中藥種植大棚內工作
?馴化繁育野生中藥材種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禹光榮報著極大的希望播下種子,收獲的卻總是失望。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嘗試,46萬元貸款外加從親朋好友處籌集到的共68萬元錢款,就要打水漂了,禹光榮產(chǎn)生了放棄的想法。“如果野生中藥材這么容易馴化,別人早成功了。”涇源縣科技局農技人員常志福的一句話讓禹光榮醍醐灌頂。
經(jīng)過不斷努力,禹光榮終于克服種種困難成功馴化野生中藥材種子。2020年,合作社開始盈利。
這幾年,隨著村里人逐漸富起來,很多人家蓋了新房,禹光榮家的房子已32歲“高齡”。富起來的他卻選擇了另一種花錢方式:資助大學生。4年來,他捐助的金額近16萬元,資助大學生的范圍也由本村擴展到了全鄉(xiāng),可他全家卻依然住在幾十年的老房子里。
“我的兩個兒子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完成了學業(yè),我們要有感恩之心。”他說,房子不漏雨就能繼續(xù)住,看著一個個被資助學生邁進大學校門,比自己住新房還高興。
相關新聞
-
寧夏六盤山特產(chǎn)館開到15個省市
年銷售額超8000萬元[2025-07-03] -
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來了!固原避暑路線在列→
[2025-06-30] -
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主汛期
[2025-06-30] -
“8+8+N”機制跑出矛盾調解“加速度”
[2025-06-28] -
我市自主選育抗旱抗條銹豐產(chǎn)冬小麥品種通過審定 實現(xiàn)育種工作重大突破
[2025-06-24] -
市老年大學開展研學活動
[2025-06-21] -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為480名隆德學子筑“夢巢”
[2025-06-21] -
首次記錄 寧夏中部發(fā)現(xiàn)蜥腳類恐龍大面積足跡群
[2025-06-20] -
為咱老百姓點個贊丨綠茵場上的追風少年
[2025-06-20] -
別樣的人生丨王海娟的破繭人生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