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源縣依托六盤山資源發(fā)展中藥材特色產業(yè)
秋日的涇源縣六盤山鎮(zhèn)李莊村坐落在蒼翠的群峰間,,林下人工種植的中草藥鋪滿山坡,。過去,進山挖藥,、收割山貨賺零花錢是村民生活來源之一,,如今,林下人工種植的藥材深受外地客商青睞與追捧,,已成為村民增收的主要產業(yè),。近幾年,涇源縣以“良種繁育,、大田規(guī)范化種植,、林藥間作、糧藥套種”四大基地建設為重點,,建成百畝中藥材良種繁育示范基地3處,、千畝大田標準化種植基地8處、林下仿生示范種植基地8處,。目前,,全縣中藥材保存面積7.7萬畝,。
“當初,我們在林下人工種植藥材,,為的是讓村里60歲以上的常住老人可以挖藥材賣,,有個生計。村集體買藥籽,、藥苗,,群眾義務種植,成熟后,,村集體聯(lián)系客商,,藥材每公斤只收0.6元的管理費,其他都歸村民所有,。”李莊村黨支部書記王懷坤介紹,。依靠六盤山自然優(yōu)勢,近幾年,,李莊村在林下種了1300畝柴胡,,今年,村集體又種植了500畝黃芪,。“龍頭+基地+農戶”的利益聯(lián)結機制不斷健全,,越來越多的村民發(fā)展中藥材產業(yè),收入不斷增加,。
揉捏,、烘干……涇源縣六盤山鎮(zhèn)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加工款冬花,。2023年,,該公司長期用工13人,人均年增收1.6萬元,,臨時用工600余人次,,全年發(fā)放人工工資30余萬元。“我們種植3000多畝中藥材,,主要收購附近及周邊地區(qū)的柴胡,、地榆、白鮮皮,、芍藥等,。”車間負責人劉春雪正在收購村民送來的中藥材。“拔了一個多月藥材,,已經(jīng)掙了七八千元了,。”六盤山鎮(zhèn)張堡村的邵冬萍笑著說。
今年,,涇源縣建立“1+3+X”產業(yè)發(fā)展體系,,以市場為導向,,以“野生馴化、林藥間作,、藥旅融合,、產地加工”為發(fā)展思路,在六盤山鎮(zhèn)張堡村和涇河源鎮(zhèn)龍?zhí)洞褰ㄔO六盤山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示范點2處200畝,,在六盤山鎮(zhèn)周溝村建設中藥材規(guī)范化種植示范基地2000畝,,在六盤山鎮(zhèn)東山坡村、什字村,、蒿店村種植林下仿生中藥材1萬畝,,示范帶動各鄉(xiāng)鎮(zhèn)種植六盤山道地中藥材2.47萬畝以上。(記者:梁 園 羅占虎)
相關新聞
-
寧夏隆德:重大項目讓群眾在家門口端穩(wěn)就業(yè)“飯碗”
[2025-04-30] -
隆德縣舉辦第三屆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大賽
[2025-04-30] -
文化巷社區(qū)4000小時志愿服務積分“變現(xiàn)”
[2025-04-29] -
西吉縣吉強鎮(zhèn)楊河村文學藝術周啟動
[2025-04-29] -
“國龍愛心助殘項目”走進原州區(qū)
[2025-04-28] -
原州區(qū)免費發(fā)放馬鈴薯 原原種七百五十萬粒
[2025-04-26] -
原州消防進商圈開展節(jié)前安全培訓 筑牢五一防火屏障
[2025-04-26] -
隆德縣三級聯(lián)動賦能勞務輸出提質增效
[2025-04-26] -
最后一課的告別是耕耘一生的回響
[2025-04-25] -
彭陽玉豆套種 ——玉米不減產 多收一季豆 彭陽縣今年套種25萬畝大豆玉米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