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國門打“洋工”
每天往返忙碌于坦桑尼亞港口碼頭建設工地和駐地之間,幾乎是中國港灣集團中交四航局一分公司勞務人員孫治軍的生活全部。
45歲的孫治軍是原州區(qū)三營鎮(zhèn)孫家河村人。早年,他曾是寧夏地質(zhì)工程公司的一名地質(zhì)勘探人員,經(jīng)驗豐富、技藝精湛。2019年,在中國港灣集團中交四航局一分公司工作的孫治軍被外派到坦桑尼亞工作,擔任技術(shù)員,負責教當?shù)厝嗽趺唇ùa頭。
在坦桑尼亞的這些年,孫治軍不僅適應了新的工作環(huán)境,還與當?shù)毓と私⒘司o密而友好的合作關(guān)系。他耐心地向當?shù)厝藗魇诮ㄖ妓嚒T诠ぷ鏖g隙還邀請當?shù)厝似穱L中國美食、欣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表演。“2019年底剛到這里時,語言不通,特別不方便。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了,一年能帶薪休假35天,年收入也不錯。”孫治軍說。
孫家河村黨支部書記楊滿福說,孫家河村的村民一直有外出務工的傳統(tǒng)。20世紀90年代初,很多村民都在寧夏地礦局打工,跟著工程隊到處打井,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后來,工程隊在國外承建水利工程時缺勞力,一些敢闖的村民也多次跟隨他們走出國門,參加建設。
“出國打工收入較高,一年最少能掙10多萬元,好一點的能有20多萬元,但也很辛苦,有些村民出去兩三年才回來一次。”楊滿福說,目前村里大概有20多人在國外,從事修路、打井、建筑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非洲國家。
54歲的蘆海軍是2012年通過勞務中介走出國門的。當時,被外派到科特迪瓦干水利工程。2019年,蘆海軍去了坦桑尼亞建碼頭,2022年又到了塞內(nèi)加爾教當?shù)厝嗽趺创蚓G安痪茫蚣抑杏惺拢J海軍才回來了一趟。“這些年在國外打工確實見了不少世面,一年下來能收入20萬元,挺好的。”蘆海軍說。
孫家河村村民走出國門打“洋工”只是我市轉(zhuǎn)移勞動力、促進就業(yè)的一個縮影。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我市共有238人在境外就業(yè)或務工。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埃及、剛果等中東、非洲國家以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從事翻譯、建筑、銷售、餐飲、外貿(mào)、交通運輸?shù)裙ぷ鳎蠖喽际瞧髽I(yè)外派或親朋好友介紹外出打“洋工”。
記者手記:
采訪中,偶然了解到原州區(qū)三營鎮(zhèn)孫家河村有多人走出國門打“洋工”,而且在當?shù)刎撠煄Чぃ屓松钍苡|動。這些普通勞動者,懷揣著對家庭的深情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勇敢地踏上了異國他鄉(xiāng)。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面對語言不通、文化不同,他們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用汗水和智慧贏得了認可和尊重。他們的故事,是奮斗與成長的贊歌,是勇氣與堅持的見證。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不僅學會了新技能,更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這段經(jīng)歷,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也彰顯了中國工人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記者:閆 蓓)
相關(guān)新聞
-
寧夏六盤山特產(chǎn)館開到15個省市
年銷售額超8000萬元[2025-07-03] -
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來了!固原避暑路線在列→
[2025-06-30] -
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主汛期
[2025-06-30] -
“8+8+N”機制跑出矛盾調(diào)解“加速度”
[2025-06-28] -
我市自主選育抗旱抗條銹豐產(chǎn)冬小麥品種通過審定 實現(xiàn)育種工作重大突破
[2025-06-24] -
市老年大學開展研學活動
[2025-06-21] -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為480名隆德學子筑“夢巢”
[2025-06-21] -
首次記錄 寧夏中部發(fā)現(xiàn)蜥腳類恐龍大面積足跡群
[2025-06-20] -
為咱老百姓點個贊丨綠茵場上的追風少年
[2025-06-20] -
別樣的人生丨王海娟的破繭人生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