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春晚”傳承好家風
“這個是我的外甥女,,跳的這些舞蹈都是我外甥女教的……”春節(jié)雖已過去,,82歲的劉淑芳仍沉浸在“家族春晚”的熱鬧氛圍中。她的指尖在智能手機屏幕上輕輕摩挲,,目光鎖定著每一個精彩的畫面,,大年初一那場家族聯(lián)歡的歡聲笑語仍在耳邊回響。
2月24日,,市區(qū)榮華錦園小區(qū)居民劉淑芳家里暖意融融,。劉淑芳與妹妹劉秀琴以及兒女、外孫圍坐在一起,,重溫20多天前“家族春晚”的錄像,。這場延續(xù)了二十年的團聚,早已成為劉氏家族傳承家風,、凝聚親情的重要紐帶,。“大家聚在一起,省去了挨家挨戶上門拜年的煩瑣,,年味卻更濃了,。”劉淑芳兄弟姐妹9人,她排行老二,,說起家族聚會滿是自豪,。
67歲的劉秀琴排行老八,今年,,在她的提議下,,大家籌辦了一場更加盛大的“家族春晚”,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展示才藝,,增進感情。從前期策劃、場地布置到節(jié)目表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凝聚著家族成員的智慧與心血,。大家自編自導自演,共準備了14個節(jié)目,,包括歌曲,、舞蹈、游戲,、器樂演奏,、講故事等。“春節(jié)前一個月,,我們就緊張地籌備和排練,。”劉秀琴說。這場家族聯(lián)歡有70人參與,,全員上陣,,舞蹈《中華全家福》《改革春風吹滿地》跳出了家族的精氣神,;舅舅外甥樂器合奏《蘋果香》引得大家掌聲連連,;婆媳共演的小品《北風吹》爆笑全場……在這場別開生面的“家族春晚”上,處處是溫情與傳承,。“一個家庭能夠排演一場精彩的聯(lián)歡晚會,,離不開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劉秀琴感慨地說,。
實際上,,每年大年初一,劉氏家族都會相聚在一起表演各類節(jié)目,。從最初劉淑芳兄弟姐妹9人,,到如今兒女、外甥等親屬四代人,,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82歲,,最小的只有3歲半。二十年前,,9人小聚,,只是一頓家宴,幾個簡單的節(jié)目,;二十年后,,70人共聚,仍是一頓家宴,,但“四世同堂”,,節(jié)目精彩紛呈,。
在這場晚會中,家族成員們不僅展示了才藝,,更傳遞了團結(jié),、互助、和睦的家風,。劉淑芳雖然年事已高,,講起家族中的事情卻滔滔不絕。她提到,,家族成員時常相聚,,分享各自生活,這種團結(jié)和睦的家風也讓各自的小家過得幸福融洽,。
劉淑芳的兒媳婦吳炳芬更是深有感觸:“我從來不覺得我是兒媳婦,,我覺得我是婆婆的女兒。”婆媳相處近30年,,從未有過爭執(zhí),。吳炳芬從剛進門時的寡言少語,到如今的無話不說,,和諧的家族氛圍是她得以改變的底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談到家庭教育,劉秀琴這樣說:“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做人永遠是第一位。”劉秀琴8歲的孫子王證晰,,既是“家族春晚”上鋼琴獨奏《兒童小奏鳴曲》的小紳士,,又是攙扶奶奶入座的貼心暖男,這種浸潤式傳承在劉氏家族處處可見,。
劉氏家族成員雖然在不同地方工作,,但每年春節(jié)前夕,他們都會從北京,、山東,、河北等地趕回來與家人團聚。“這樣的晚會我們想每年都辦,,通過這種方式,,讓優(yōu)秀的家風得以傳承,讓后代更加團結(jié)友愛,、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劉秀琴笑著說。
記者手記: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采訪過程中,被劉氏家族溫情,、幸福的家庭氛圍深深打動,。當3歲半的曾孫奶聲奶氣地講著故事,耄耋老人與垂髫稚子執(zhí)手共舞時,,“四世同堂”的溫馨畫面在視頻中定格,。這場延續(xù)了二十年的團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不僅是一場家族內(nèi)部的聯(lián)歡,更是新時代家風傳承的縮影,。好的家教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千千萬萬個小家的溫馨美滿,匯聚成國家繁榮發(fā)展的強大力量,;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見習記者:高娟莉 記者:馬茂榮 李蕊)
相關(guān)新聞
-
楊風軍散文集《生前身后》研討會在市圖書館舉行
[2025-04-26] -
非遺丨執(zhí)著從藝路 巧手織錦繡
[2025-04-23] -
近100幅藝術(shù)作品展現(xiàn)多彩固原畫卷
[2025-04-23] -
書香為伴 |《西海固情節(jié)》
[2025-04-18] -
講述 | 那一年 那個班 那一程
[2025-04-18] -
口弦丨苦苦菜
[2025-04-17] -
口弦丨兄弟情長 往昔難忘
[2025-04-17] -
口弦丨鄉(xiāng)土情撫人心
[2025-04-17] -
口弦丨春來第一哨
[2025-04-17] -
口弦丨古稀歲月積天珍——書于何富貴新作《蕭關(guān)杏語》出版之際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