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咱老百姓點個贊丨“做不了紅花,我可以繼續(xù)當綠葉”
當韶華老去,當人生角色更多回歸家庭,當肉體不可避免地受到病痛侵襲,當敏捷的思維漸漸變得木訥遲緩,你會如何面對這樣老去的時光和自己?李新會選擇了接納新的角色和變化,用那雙不再靈巧的手,在古稀之年學習鉤織技藝,以豁達堅韌的內(nèi)心,尋找和實現(xiàn)新的人生價值。
在原州區(qū)古雁街道辦西城路社區(qū)的林子手工坊內(nèi),李新會不是那個交單最多、技能最好的織女,卻是最主動、最認真的那個。2023年,路過新華百貨固原店門前的廣場時,李新會被手工坊開展的招新活動吸引,仔細詢問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符合要求便欣然加入。李新會當時已經(jīng)69歲,2022年年底被確診為腦萎縮,這種會漸漸喪失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的疾病并沒有嚇倒她,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和韌勁。“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自立自強,哪怕像是現(xiàn)在這樣,我也要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李新會說。
年輕時,李新會在單位從事財務工作,工作之余她喜歡鉤織一些小物件,有了兩個兒子以后,她會時不時給孩子和家人鉤織毛衣毛褲。李新會未曾想到,這份在同齡人中貌似人人都會的技藝,在幾十年后還能為她帶來一份收入和滿滿的成就感。受疾病影響,李新會的記憶力和手指靈活度已經(jīng)大不如前,但因為有著較好的鉤織基礎,仍然可以完成零部件的鉤織。“就像別人做衣服,雖然我做不了,但我會做袖子,還會處理扣眼。”李新會說。手工坊接到的訂單里只要有她能做的部分,她都會積極接單,努力按照訂單要求,學習新的鉤織技藝,按時按點完成工作。因為這份努力和認真,在今年年初手工坊舉辦的年會上,她被評為“優(yōu)秀織女”,并獲得“高齡鼓勵獎”。
其實,李新會的退休工資不低。因為接單種類有限,平均每個月她在手工坊的收入只有近千元,但這里的工作氛圍以及老姐妹間的交流互動讓她覺得非常輕松溫馨,年逾古稀還能找到這樣一份讓身心愉悅的工作實屬不易,她很珍惜,如果身體允許,她會一直做下去。“我是一名老黨員了,努力和奉獻是我一輩子都在干的事兒,現(xiàn)在也不例外,70多歲又如何?做不了紅花,我可以繼續(xù)當綠葉。”
記者手記:
李新會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有著慈祥平和的氣質,深入交流后,更感動于她淡然平靜的外表下那顆對生活對生命依舊火熱的心。那種哪怕經(jīng)歷波折,依舊旺盛的生命力往往最能打動人心。年近古稀,最可貴的就是相信自己還有對人生選擇的權利,還有對人生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李新會們”的堅韌和勇氣帶給我們追尋人生價值的啟迪,而“社區(qū)經(jīng)濟”這樣蓬勃發(fā)展的基層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讓“李新會們”有了再出發(fā)的機遇和平臺。社區(qū)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的就業(yè)環(huán)境和基層服務,讓這座城市更具創(chuàng)意和溫情。人的城、城中人同步煥發(fā)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記者:張璐)
相關新聞
-
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來了!固原避暑路線在列→
[2025-06-30] -
7月1日起黃河正式進入主汛期
[2025-06-30] -
“8+8+N”機制跑出矛盾調解“加速度”
[2025-06-28] -
我市自主選育抗旱抗條銹豐產(chǎn)冬小麥品種通過審定 實現(xiàn)育種工作重大突破
[2025-06-24] -
市老年大學開展研學活動
[2025-06-21] -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為480名隆德學子筑“夢巢”
[2025-06-21] -
首次記錄 寧夏中部發(fā)現(xiàn)蜥腳類恐龍大面積足跡群
[2025-06-20] -
為咱老百姓點個贊丨綠茵場上的追風少年
[2025-06-20] -
別樣的人生丨王海娟的破繭人生
[2025-06-20] -
六盤山擴建電廠至六盤山750千伏線路工程進入基礎施工階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