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丨張霞與她的葫蘆藝術
葫蘆,因其諧音“福祿”,自古以來便是吉祥文化的象征,被視為最古老的吉祥物之一。葫蘆雕刻作為我國傳統(tǒng)手工藝中的瑰寶,憑借其精湛的技藝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我市有這樣一位匠心獨運的手藝人——張霞,她與葫蘆雕刻結(jié)緣已逾七載。
在市區(qū)一隅靜謐的工作室內(nèi),陽光透過玻璃斜照在木質(zhì)展架上,架上靜靜陳列著數(shù)百件形態(tài)各異的葫蘆雕刻作品。此刻,張霞正全神貫注地伏案創(chuàng)作,刻刀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游走于葫蘆表面,猶如行云流水。隨著細微的刮擦聲,一只氣宇軒昂的大公雞逐漸在凹凸有致的紋路中躍然葫蘆上。
張霞在工作室雕刻葫蘆作品。
七年前,張霞還是建筑行業(yè)的設計師。她與葫蘆的緣分始于朋友贈送的一只小葫蘆。“當時心血來潮,用8塊錢的刻刀刻了‘海納百川’四個字,沒想到一刀下去就收不住手。”木屑紛飛間迸發(fā)的創(chuàng)作快樂令張霞深深愛上了葫蘆雕刻這門藝術。恰逢建筑行業(yè)步入寒冬,張霞毅然決然地跨界轉(zhuǎn)型,憑借建筑制圖的嚴謹與藝術審美的靈動,開啟了自己的葫蘆雕刻藝術之旅。
初學時,她經(jīng)常網(wǎng)購小葫蘆練手,臨摹大師作品、網(wǎng)圖,卻總覺得“缺了魂”。“葫蘆是立體的,不能照搬平面圖案。”于是,她將建筑設計的空間思維巧妙融入雕刻之中,在葫蘆弧面上重新構圖,自行設計圖案。她不斷摸索與實踐,逐漸掌握了墨刻、烙畫、浮雕、釉雕、針刺等多種雕刻技法。葫蘆雕刻耗時頗長,小件作品需三到四小時,大件作品則需一周甚至更長時間。張霞從選擇葫蘆造型開始,便傾注全部心血于每一個細節(jié),力求讓作品充滿靈魂。一年后,她的首件原創(chuàng)作品《送子娘娘》以1500元售出,買家評價“神韻靈動”,這讓她確信:“手藝人的靈氣,機器替代不了。”隨著抖音、快手等平臺的推廣,張霞的訂單量從每月三五件增至幾十件。當訂單從零星詢問變成穩(wěn)定客源,曾埋首工程圖紙的張霞,在網(wǎng)絡上找到了傳統(tǒng)手藝的當代生存法則。
為作品上色。
然而,個性化定制常伴隨著理念的碰撞。張霞坦言:“顧客往往想要寫實風格的作品,而我卻總是想在作品中融入一些玄幻色彩。”她撫摸著未完成的作品《無相佛》,只見造型獨特的葫蘆上印著星云紋路,顯得神秘而飄逸。“葫蘆天生帶著一股‘仙氣’,非常適合表現(xiàn)中國古代神話。”為了保證作品的藝術效果,盡管與客戶溝通耗時費力,張霞仍堅持在訂單中保留30%的創(chuàng)作空間。“若完全按照客戶提供的圖片來做,作品就成了流水線商品,失去了靈魂。”
工作臺前的張霞有種近乎禪定的專注。雕刻大型作品時,她日均工作10小時,中途僅起身喝水兩次。“葫蘆質(zhì)地脆,下刀力度差一絲就可能前功盡棄。”幾件雕刻失敗的作品也被張霞擺在工作架上,“這樣的瑕疵品我留著,時刻提醒自己敬畏藝術。”作為女性手藝人,張霞將細膩的情感注入每一件作品之中。“愛上葫蘆之后,就會感覺它像我手中的小嬰兒或者小寵物一樣,讓人帶著一種母愛的感覺來對待它。”她深情地說,“每一個作品的雕刻過程都令人充滿期待,我想賦予它靈魂,讓顧客在第一眼看到它時就能產(chǎn)生共鳴。”這種對作品的深厚感情,讓張霞在每次完成作品并出貨時都會感到不舍。“作品就像遠嫁的女兒一樣,我只能默默祈愿它們能被善待。”
雕刻好的作品。
近年來,張霞的作品屢獲殊榮。她積極鉆研鏤空工藝,將葫蘆雕刻成燈罩,制作成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的葫蘆夜燈,深受年輕人喜愛。未來,張霞打算更多地創(chuàng)作傳統(tǒng)題材的作品,如神話、國學故事等,以迎合當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推崇。
如今的張霞依然過著簡單的生活:早晨八點工作室開工,傍晚收工回家路上看看夕陽。葫蘆雕刻已經(jīng)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張霞深信,作品與她之間是互相成就的。她在雕琢作品的過程中不斷成長與進步,而作品也因為她的精心創(chuàng)作而煥發(fā)出獨特的魅力與光彩。窗外清風拂過,滿室葫蘆輕輕搖曳,仿佛在回應一位手藝人七年的光陰。
記者手記:
采訪結(jié)束時,張霞正在為最新一批雕刻作品上的大公雞上色。看著她謹慎地為作品一點一點著色,細細打磨,忽然讀懂了她說的“機器復制形,匠人賦予魂。”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更需要像張霞這樣的匠人,他們用慢功夫守護著新時代的文化傳承。
相關新聞
-
圖說新聞 | 涇源雅豪度假區(qū)營地
[2025-07-01] -
“村BA”的舞臺 永遠熱血沸騰
[2025-06-27] -
寧夏第八屆“村BA”閉幕
[2025-06-25] -
西吉縣2025年“尋找安詳 戲韻秦腔”展演精彩開鑼
[2025-06-24] -
第二屆全區(qū)六盤雛鷹中學生校園足球訓練營在固原市開營
[2025-06-16] -
沃野田疇翻綠浪,六盤山下好風光!
[2025-06-15] -
黃土塬上好豐景
[2025-06-12] -
讓課間“活”起來 讓學生“動”起來
[2025-06-10] -
賞民俗、品文化、過端午......寧夏端午假期氛圍感“拉滿”
[2025-06-04] -
寧夏師范大學第四十二屆田徑運動會開幕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