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讓村民信任的帶頭人
“一個能照顧癱瘓哥哥二十年的人,,怎么可能不對村民好呢,?”“弟弟想把哥哥照顧好,而癱瘓在床的哥哥也想著為弟弟減輕負擔,,兄友弟恭,,在村里樹立了好榜樣,。”交談間,,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贊賞有加。他們談論的,,是村黨支部書記呂學海,。
呂學海是西吉縣硝河鄉(xiāng)范灣村黨支部書記。他面對逆境不屈不撓,,既有對家人無私奉獻的小愛,,更有帶領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大愛。
2003年,,15歲的呂學海遭遇了生命中第一次沉重打擊——母親在一場車禍中離世,。禍不單行,次年,,二哥呂學軍外出務工時遭遇嚴重工傷,,下半身永久癱瘓。面對如此巨大的家庭變故,,呂學海決定輟學回家,,與父親一起扛起了照顧哥哥和維持家庭生計的重任。養(yǎng)牛,、種地,、照顧二哥,這一守,,就是整整二十年,。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盡管家庭條件艱難,,呂學海卻從不向別人吐露自己的辛酸與苦楚,,早出晚歸、辛勤勞作,,村民們看在眼里,,時不時地幫襯一下,這些溫暖的善舉讓呂學海心存感激,。
考慮到呂學海的家庭情況,,村里給他提供了一個護林員的崗位。雖說掙錢不多,,但呂學海格外珍惜,。無論是冬日掃雪還是夏日清路,他總是第一個到達現(xiàn)場,,不知疲倦地干著,。2015年,當時的村黨支部書記看到了呂學海身上的閃光點,,決定將其吸納為黨員,,自此,呂學海的人生軌跡發(fā)生了變化,。
2019年村“兩委”換屆,,對呂學海而言,,是人生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憑借多年來積累的好口碑和勤快肯干的精氣神,,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并兼任村委會主任。但同年,,呂學海的父親因腦梗離世,,家里只剩下他和癱瘓在床的二哥相依為命。實在沒辦法兼顧更多,,呂學海只能變賣家中6頭牛,,將土地交給同村人種。同時,,他在村里開了一間小賣部,,由二哥經(jīng)營,既保證二哥有正常社交,,又有一定的經(jīng)濟收入,。2023年3月,呂學海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楹螅拮拥睦斫夂椭С?,為呂學海的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也讓他安心地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村里的事務中。
責任在肩,,使命必達,。在脫貧攻堅戰(zhàn)期間,呂學海帶領村干部入戶走訪,,確保每一項扶貧政策都落到實處,。范灣村常住人口120戶530人,以種養(yǎng)為主導產(chǎn)業(yè),,雖然村里有8300畝土地,,但多為山地,無法實現(xiàn)大面積機械化種植,,這讓呂學海很是焦慮,。
2022年底,西吉縣在范灣村實施高標準農(nóng)田建設項目,,呂學海喜出望外,。為了確保項目進程,呂學海帶領村干部一遍遍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地形,了解村民意愿,,綜合多方因素后,,最終確定了3000多畝實施面積。但在實施過程中,,因為土地合并,,村民一時又為分地產(chǎn)生了分歧。呂學海提出土地互換的解決方法,,并邀請村里名望較高的人參與調解,避免了一整塊地被幾家共分的問題,,保障“小田”變“大田”的增值效果,。
不僅如此,呂學海也常常幫助行動不便的村民購買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調解鄰里糾紛,,群眾的事再小,他都會親力親為,。幾年時間,,在他的帶領下,范灣村完成了村莊造林綠化1萬株,,累計建成戶廁49座,,硬化道路15公里,全村牛存欄達1260頭,、羊存欄1700只,、家禽1000羽。2023年,,范灣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萬余元,,同比增長15%。
范灣村的點滴變化,,呂學海都參與其中,。在他看來,“村黨支部書記”不僅僅是一個職位,,更是一種使命,、一份擔當。“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業(yè),,要做讓村民信任的‘帶頭人’,帶領范灣村走得更好更遠,。”呂學海說,。(記者:袁小平)
相關新聞
-
中國烹飪協(xié)會專題調研我市特色餐飲產(chǎn)業(yè)發(fā)展
[2025-04-25] -
針尖上的固原:當千年刺繡遇見 AI,十二景在絲絹上綻放新生
[2025-04-21] -
原州區(qū)以工代賑項目打造家門口幸福工程
[2025-04-19] -
“精修細護”織就城市高顏值 市政部門高效修補讓道路換新顏
[2025-04-12] -
多部門聯(lián)合開展紅梅杏霜凍防災減損培訓
[2025-04-12] -
六盤山下“繡”新篇——固原勞務品牌“破繭”之路
[2025-03-28] -
三言兩語丨抓機遇 謀發(fā)展 添活力
[2025-03-28] -
小鵪鶉 大商機
[2025-03-19] -
產(chǎn)教融合賦能中藥材產(chǎn)業(yè)振興
[2025-03-18] -
西北最大活畜市場的造富神話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