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水情深鑄豐碑 雙擁共建譜新篇 ——我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
4月23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在京舉行,。我市及西吉縣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稱號,。
這份榮譽彌足珍貴,凝聚著固原黨政軍民同心協力的深厚情誼,,彰顯了六盤大地軍愛民,、民擁軍光榮傳統(tǒng)的生生不息。既是對我市做實做細退役軍人服務,、深化雙擁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的有力見證。
窯洞燈明,,映照魚水長情,;征途路遠,賡續(xù)崇軍精神。
固原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和承載紅色基因的英雄城市,,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途經固原,留下了壯麗詩詞《清平樂·六盤山》,,孕育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革命精神,;1936年10月,紅一,、二方面軍會師將臺堡,,固原成為長征勝利結束地;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將臺堡發(fā)出“走好新的長征路”的偉大號召,,賦予了固原紅色基因新時代內涵。
長期以來,,我市黨政軍民緊扣新時期雙擁工作新要求,,緊密圍繞“紅色固原、綠色發(fā)展”定位,,將雙擁工作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有機融合,,新時代雙擁工作展現了新面貌,呈現出新亮點,,取得了新成效,,有力助推了國防建設和社會發(fā)展。
黨建引領 全域協同 雙擁站位有高度
循大道,,至萬里,。鞏固發(fā)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關系,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fā)揮雙擁工作獨有政治優(yōu)勢,,將紅色傳承作為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軍地雙方宣傳教育,,為全市上下奮進新征程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全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指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雙擁工作當成“一把手工程”,將雙擁工作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和駐地部隊建設總體規(guī)劃,,每年納入全委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并將雙擁工作納入對縣(區(qū))和部門單位的目標管理考核和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效能考核,發(fā)揮正向激勵,、反向督促作用,。
為構建完善順暢的雙擁工作運行機制,我市建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49個部門(單位)為成員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印發(fā)《固原市創(chuàng)建全國雙擁模范城規(guī)劃(2021年—2024年)》《固原市貫徹落實自治區(qū)開展新時代雙擁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區(qū)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并動態(tài)調整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每年召開市委議軍會議,、雙擁領導小組會議軍地座談會等會議,逐年度制定工作要點和任務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為雙擁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守正創(chuàng)新 強化引導 雙擁氛圍有厚度
暮春時節(jié),,雙擁街,、八一路、軍民路等擁軍街道兩旁的樹木新葉萌發(fā),,鮮活靈動,,“擁軍優(yōu)屬 擁政愛民”的標識牌隨處可見。
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全面覆蓋的擁軍宣傳體系,,在全市2500余輛出租車LED廣告屏常態(tài)化播放雙擁標語,將每年8月確定為固原市雙擁宣傳月,。創(chuàng)新開展“榮光耀六盤”“老兵口述歷史”等特色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光榮牌懸掛、送喜報上門等榮譽激勵活動,,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依托豐富紅色資源優(yōu)勢,頒布《固原市紅色文化遺址保護條例》,,對全市26處革命遺址和4處烈士陵園進行全面修繕維護提質改造,,打造以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等紅色資源為重點的研學旅行和體驗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打造層次分明的教育體系,,多層次、全覆蓋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紅色基因浸潤千家萬戶,。
固原二中、弘文中學連續(xù)30年百里徒步任山河祭英烈活動被中央、區(qū),、市媒體廣泛宣傳,,引爆全網,已成為自治區(qū)及固原市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靚麗名片,。
此外,,我市精心打造固原“1+1+N”紅色精品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品牌,建成203家集服務保障與紅色教育相結合的紅色精品型退役軍人服務站,,總結提煉的“固原老兵+”“最紅的地方遇見最美老兵”等多個特色品牌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固原雙擁品牌矩陣不斷完善。
精準服務 傾心保障 雙擁發(fā)展有深度
多年來,,我市雙擁工作始終以“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為目標,,持續(xù)加強雙擁政策供給,全力維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yōu)撫對象合法權益,。
堅持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完成“1511”工程,,實現地下指揮所,、地面指揮中心、機動指揮所互聯互通,,為駐固部隊訓練場建設協調土地1400余畝,,完成維修、供暖設施改造升級,、營房維修改造等工程,。
堅持主動靠前實事擁軍,化解官兵急難愁盼困擾,。高質量完成年度接收安置任務,,多途徑推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扶持,暢通現役軍人子女就近就便入學協調機制,,圓滿完成21名軍轉干部,、2名軍隊離退休干部、172名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4名隨調家屬安置任務,,為7名現役軍人家屬辦理工作隨調,,為332名現役軍人子女協調解決就近就便入學入托問題,發(fā)放“崇軍貸”1.7億元,。創(chuàng)建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培育致富“兵能人”208名,,扶持退役軍人創(chuàng)辦企業(yè)393家,,動員吸收4000余名退役軍人志愿者,培育出以西吉縣明榮村老班長“心連心”警務室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
同心攜手 雙向發(fā)力 軍地共建有溫度
扎根一方熱土,,播撒惠民甘霖,。駐固部隊官兵始終將固原視為第二故鄉(xiāng),以赤子之心感知百姓冷暖,,主動融入城市發(fā)展脈動,。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軍隊的初心使命,生動展現了新時代人民子弟兵親民愛民的卓越風采,。
抗汛搶險,、火災撲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駐地官兵的身影,。駐固部隊著力健全“情報動態(tài)共享,、社情互通協同、災情高效聯動”軍地協同機制,,持續(xù)加強應急保障隊伍建設,,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常態(tài)化開展“兩警聯勤”巡邏,,有力保障了我市社會穩(wěn)定,,特別是在2021年原州區(qū)“3·13”林場火災撲救中沖鋒在前,展現了頑強的戰(zhàn)斗力和視駐地為故鄉(xiāng),、視人民為親人的高尚品質,。
軍民本是一家人,根根葉葉心連心,。按照“地方主導,、積極參與、發(fā)揮優(yōu)勢,、互促共融”的原則,,駐固部隊從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學互促、產業(yè)幫扶,、教育幫扶等方面著手,,積極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共援建幫扶村7個,,援建幫扶學校6個,,與地方攜手打造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5個,少年軍校6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18萬余元,。同時積極參加文明城市、雙擁模范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等創(chuàng)建活動,,下大力氣抓好部隊政治文化建設,,教育官兵嚴守群眾紀律,廣泛開展捐資助學,、義務巡診等活動,,建成軍民共建林8個,各兵種醫(yī)院結對援建醫(yī)療機構7家,。
無論是助力城市建設的宏偉工程,,還是情系民生的暖心服務,駐固部隊以一樁樁務實行動,、一件件惠民實事,,奏響軍民團結的和諧樂章,彰顯出新時代子弟兵攻堅克難的過硬本領與服務人民的使命擔當,。
奮進新征程,,譜寫新榮光。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賡續(xù)傳承擁軍優(yōu)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tǒng),持續(xù)深化軍地協同共建機制創(chuàng)新,,系統(tǒng)謀劃,、全域推進雙擁創(chuàng)建工作走深走實,全力推動新時代雙擁事業(yè)向更高質量邁進,。(記者:張鑫潼)
相關新聞
-
魚水情深鑄豐碑 雙擁共建譜新篇 ——我市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
[2025-04-25] -
全區(qū)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固原賽點開賽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國學配方”——探尋“尋找安詳小課堂”的時代價值系列報道之一
[2025-04-25] -
文明沁人心 合力繪新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為“兩個市”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2025-04-25] -
從一株苗到45億元產業(yè)鏈 ——科技育苗激活冷涼蔬菜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2025-04-24] -
原州區(qū)構建三級勞務平臺打造特色品牌
[2025-04-24] -
我市精心幫扶穩(wěn)步提升特殊困難群眾生活品質
[2025-04-23] -
市場監(jiān)管部門搭建校企對接平臺促進專利轉化 7項專利現場路演 1項現場簽約
[2025-04-23] -
128幅原州版畫在閩展出
[2025-04-23]